隨著《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以下簡稱《條例》) 進一步貫徹落實, 保安行業逐步形成服務類型多元化、市場競爭規范化格局, 這種格局的形成和確立是保安服務業發展的客觀要求,是適應市場經濟和深化改革開放的必然產物。 競爭是市場的本質,沒有競爭保安行業的發展就失去了活力和動力,競爭的最終目的是優勝劣汰,激發保安行業求得生存的潛能,并不是誰要“吞并” 誰。 因此,公平競爭、有序競爭是保安服務市場的核心內容,惡性競爭是保安服務市場的頑疾。惡性競爭對保安服務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危害,是我國保安服務業發展中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
2010年1月1日, 《條例》正式施行,開啟了保安服務業發展新時代, 向民營資本乃至外國資本投資保安服務業敞開了大門,由過去單一的投資經營結構過渡到多種投資經營,只要符合《條例》規定的準入條件并取得相應的營業執照,就成為保安服務市場的主體, 打破了過去“獨家經營”的局面。在市場 呈現出繁榮景象的同時,形成了國有保 安企業與民營保安企業兩大陣營。在市場競爭中,任何一家保安企業都不能 “獨善其身”,國有保安企業與國有保安 企業之間、民營保安企業與民營保安企業之間、國有保安企業與民營保安企業之間都存在競爭,這是保安服務市場化 的必然結果。競爭的目的是激發潛能和活力,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加強保安隊伍建設, 提升保安服務質量,促進保安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伴隨著保安服務市場化改革和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惡性競爭成為困擾我國保安服務業 發展的頑疾,不僅擾亂了保安服務市場正常秩序,而且成為阻礙保安服務業健康發展的弊端,必須引起行業監管部門 的高度重視,果斷采取有效措施打擊惡 性競爭,維護保安服務市場正常經營管理秩序,回歸市場真正的價值理念, 讓 競爭在陽光下運行和成為行業發展的助 推器。
惡性競爭的表現形式及后果惡性競爭與不正當競爭在本質上相 同,是指經營者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 的規定,違背自愿、平等、公平、誠實守信原則,違背公認的商業道德, 通過 不正當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損害其他 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保安服務市場秩序的行為。在現實的保安服務市場中, 惡性競爭行為具有復雜多樣、規模逐步升級、手段不斷翻新的特點,已經成為破環公平競爭的毒瘤,惡性競爭的表現形式大致有:
一是在承接客戶服務時故意壓低保安服務費用。保安服務費用的高低決定 著保安企業的經營效益、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能力、保安員的工資待遇等等,與之相聯系的就是保安隊伍的穩定和建設、以及保安服務質量的高低,更關乎到整個行業的信譽和前途命運。有些保安企業,為了爭取客戶資源,在與客戶談判時故意壓低保安服務費用,你出價3000元我就出價2800元,你出價2800元我就出價2600元,相互“殘殺”,在這種情況下誰都傷不起, 公司利潤幾乎沒了,保安員的工資待遇停滯不前,導致保安隊伍不穩定,保安服務質量低下, 最終結果是“兩敗俱傷” ,整個行業信譽受到沖擊。同時,惡性競爭往往給客戶造成一種假象和錯覺, 那就是“少花 錢也能辦大事”。但事實上,一分價錢一分貨, 舍得花錢才能買到好的產品和服務,保安企業在微薄的利潤下,拿不出來更多的錢財用來提高保安員的工資待遇,在招工、培訓、隊伍建設、經營 發展等所有環節上埋下隱患,從而造成保安服務質量下滑,導致惡性循環,保安企業有委屈、客戶單位有抱怨,最終 受傷的是保安企業和客戶單位。
二是招標投標不規范。在市場競爭中,保安企業生存法則就是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客觀要求。在市場營銷過程中,企業在拓展客戶和爭取客戶資源時必須經過政府或者市場倡導的投標機制,從而達到發展客戶的目的。但是,有些招投標活動存在程序不規范問題。個別客戶單位迫于行業內部“產品采購” 的一些硬性規定,出現在招標活動中招標文件不規范、招標信息發布渠道不通暢、招標組織程序不嚴密、選標過程不科學等等問題。個別保安企業為了投標和中標, 違背自愿和真實意思,滿口答應招標方的所有要求,在響標過程中放棄權利和利益主張,既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整個招標活動表面上形式和內容合法,事實上存在“不規范” ,參加投標的大多數保安企業沒機會表達自己的意愿,而客戶單位在選標時誰出價最低 ’就選誰,造成保安服務項目投入與產出不對稱, 形成了一些“潛規則”,這些規則的背后使市場失去了公平性和真正 意義上的競爭性,扭曲了整個行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是市場混亂。《條例》頒布施行后,對于規范保安服務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一些保安企業為了追求規 模和聲譽, 通過掛靠等手段,把一些所謂“個體企業”拉到旗下,收取所謂的 “管理費”,為“個體企業”提供營業執 照,對于旗下的所謂分公司不管不問, 更談不上保安隊伍的管理和建設。這些 “個體企業”沒有固定的公司辦公場所 和地址,俗稱保安服務市場里的“游擊隊”,他們往往通過不正當手段拉攏客 戶領導,在經營中存在侵害保安員權益等問題,不僅抹黑了整個保安行業,而且還損害了保安行業社會形象,導致“真假難辨”和市場混亂,給市場監管增加了難度。
四是保安服務“缺斤少兩”。在競爭過程中, 一些保安企業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的保安服務費用,又不想賠本做買賣,特別是一些“個體公司”,在為客 戶提供保安服務時做起“人”的文章。主要表現為:合同上規定提供保安服務的是10名保安員,他們最多提供8人,甚至有的一半不到,通過投機取巧手段欺詐客戶,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保安員面臨著加班加點,與之付出能得到的就是不多的加班費,在工作上處于疲憊和心理上處于痛苦的情況下,無從談起愛崗敬業和恪盡職守,為客戶單位埋下安全隱患。
通過以上簡單梳理分析,我們對惡性競爭的危害性看的明明白白,只有鏟除惡性競爭生存的土壤,才能建立公平 公正和運行規范的保安服務市場體系,使所有的保安企業在公平合理的平臺上和正當競爭中發展壯大,回歸保安服務 市場本來面目。
一是加強監管。有市場就必須有監管,監管是規范市場運行機制的一把利器。在當前情況下,有關部門要站在全 國保安行業未來發展高度,按照《條例》規定完善監管機制,開展執法檢查,在 檢查中對整個行業存在的問題拿出解決措施。加大《條例》貫徹執行力度,對 一些違法經營和存在不正當競爭的保安企業加大打擊力度,維護保安服務市場的公平正義。與此同時,要按照《保安服務操作規程與質量控制》開展對保安服務質量監督檢查,嚴格保安企業營業執照年檢制度,建立不正當競爭投訴舉報機制, 對于一些坑害客戶、坑害保安員、沒有信用的企業堅決予以清理,絕不姑息。
二是建立全國統一的保安服務費用指導價(保護價)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影響價格,當市場價格偏離 正常軌道或者處于合理的浮動空間時,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通過“調控”手段加 以干預,規避市場本身不能解決的問題, 通過對不同保安服務項目制定最低保護 價, 保證市場正常運行。建立全國統一 的保安服務費用指導價(保護價)的必要性在于打擊不正當競爭,遏制不正之 風,維護保安企業和保安員的合法權益, 使保安企業在取得社會效益的同時,經 濟效益也能得到相應的提升,讓企業有能力提高保安員的工資待遇,穩定保安隊伍,夯實未來發展基礎。
三是開展保安企業法人培訓制度。特別是要加強企業法人政治、法紀、執業理念、清正廉潔教育,尤其是對保 安企業法人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教育,增強保安企業法人的法制觀念, 規范保安企業法人的行為, 不管是國 有保安企業還是民營保安企業的管理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 依法經營管理企業, 依法從 事經營管理活動, 依法維護企業和保安員的權益, 把自己錘煉成優秀的保安企業管理者。
四是定期對全國保安企業日常經營行為進行監督檢查。通過完善立法和強化執法,要有界定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一般性行業規則,使行業監管者在監管實踐中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強化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充分顯示行業執法的嚴肅性,維護市場秩序。
總之,產生惡性競爭競爭是行業本身制度不健全的表現,遏制不正當競爭是保安行業發展中必須長期面對的重要課題,破解這道難題對于開放、規范、搞活保安服務市場具有深遠意義。只有遏制住不正當競爭,才能保證保安行業 未來健康發展,這是所有保安企業管理者和保安從業人員共同的責任和使命。
◎ 上一篇:東莞市公安局開展保安服務市場清理整治專項行動
◎ 下一篇:沒有了